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六院165所机电环境院流体装备事业部单元经营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字体:【】【】【

近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机电环境院流体装备事业部聚焦大客户和战略市场开发,重点跟踪发射场及商业航天建设,承揽的一些系统建设、产品定制、长期运维项目已成为行业标杆。

王在刚是流体装备事业部的负责人,在他看来,随着单元经营实践工作的深入推进,项目实施中跨单元协同过程中资源调配难、责任划分与风险控制定位模糊、成本管控与市场开拓较难平衡等矛盾较为突出的管理难题得以解决或舒缓。

“大客户”为产业添光彩

面对市场压力和管理难题,流体装备市场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复杂严峻。一方面,随着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新兴配套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凭借灵活机制和成本优势,在部分中低端系统集成和通用产品领域展开了激烈角逐;另一方面,传统航天“国家队”底蕴深厚,在高端核心装备和大型系统总成项目上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此外,客户对技术先进性、系统可靠性、定制化响应速度以及全周期成本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

“多面夹击”的竞争形势,让王在刚深刻认识到,唯有聚焦核心业务、锁定关键客户,才能在红海中开辟蓝海。

事业部以单元经营模式实践为抓手,制定经营工作方案,构建全员参与的责任链。事业部紧盯大客户战略,从重点项目入手,以项目为单元,从匹配资源、组织团队、控制成本、风险管控等环节,全要素推进单元经营模式实践,经营效果逐步显现,各项指标同比改善,主业年销售收入2亿元左右,通过成本压降、生产激励等措施推动利润率逐年稳步提高。

事业部聚焦流体装备的核心赛道,着力构建长期可持续的大客户生态,依托院、所战略平台优势,锁定对长远发展具有战略牵引力的头部大客户,制定3年~6年周期的深度培育计划。事业部重点深耕关键领域的目标客户群,建立常态化高层互访与需求对接机制,深挖并承接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项目,作为核心经营目标。同时,事业部不断加强流体核心设备研发及技术迭代,推进核心产品的交付和技术优化,确保重点项目的质量,持续稳定和提高事业部的市场占有率,并围绕高效能、柔性化、模块化等设计思路优化系统设计,缩短建设周期。

“规模化”为发展增效益

戈壁的风沙见证了创业的艰辛,更磨砺了成功的基石。5月23日,165所召开发射工位建设项目启动会,宣布成立项目专班和临时党支部,由流体事业部负责发射工位的地面供气系统建设。

“这既是荣耀,更是责任。”王在刚说,“项目即将进场,我们一定要全力保障火箭成功发射。”

近年来,事业部在产业规模化方面瞄准商业航天市场的广阔深海,先后达成了多项深度合作。目前,事业部一方面继续聚焦传统大客户的市场需求,开展技术创新,推进流体装备产品向自动化、系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并依托一系列重点项目的承揽实施,形成产品结构合理、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化等核心竞争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积极布局商业航天领域,拓展发射场及商业航天运行维护保障等业务,形成长期紧密合作。

“高要求”为事业保成功

作为经营单元,事业部深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要开拓进取,更要紧盯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提升。王在刚对此有着深刻的体悟:“在流体装备行业里,项目往往周期长、节点紧迫、要求严苛。尤其是在发射场这类核心业务领域,项目不仅是产业任务,更是承载着国家使命的政治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是必须时刻坚守的底线,每一次交付都是对责任和能力的严峻考验。”

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在海南商发公司相关项目中,关键系统建设进入攻坚阶段,距离整个系统合练仅剩不到30天,一场强台风正面袭击了项目所在地,狂风暴雨导致现场部分设施受损,外部交通一度中断。然而,系统的质量复查与最终确认节点迫在眉睫,容不得丝毫延误。事业部顶风冒雨,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进入现场开展紧急恢复重建工作,大家连续奋战数个日夜,确保了质量复查工作按时、高标准完成,为后续合练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承接商业航天火箭总装测试厂房供配气系统建设的起步阶段,事业部迎来了另一番极端考验。该项目位于茫茫戈壁深处,最近的生活点在几十公里外。事业部成员住在简易的活动板房里,时常面临着停水、断电的困扰。在项目实施阶段,团队凭借着航天人的韧劲和对“高要求”的执着,完成了安装及调试工作。

面对未来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复杂的挑战,王在刚所在的团队清晰认识到,传统的项目驱动模式已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

团队形成共识,必须实行“技术引领、单元经营、系统建设、长期运维”的发展模式,积极构建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先进制造能力、完善供应链体系、高效项目管理机制、严格质量标准体系”五大关键要素为坚实支撑的发展新框架。只有战略规划更清晰、资源配置更聚焦、经营目标更可期,165所和机电环境院的产业战略规划、经营目标方能实现。

今年是航天液体动力全面决战决胜年,单元经营模式能够更好推广“人人都是经营者”理念,最终实现“人人有目标、责任层层落实、核算清晰明了”的改革目标。后续,165所还将持续推广单元经营模式,力求早日形成责任分工明确、经营目标层层分解、经营结果可知可视的模式,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佳霖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