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团队风采 →  正文
以质量为生命 以卓越为追求——记航天科技集团十二院“质量卫士”群像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5年10月22日    字体:【】【】【

在质量强国的时代号召下,航天科技集团十二院涌现出一群以质量为生命、以卓越为追求的“质量卫士”,他们努力诠释“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质量理念,不断丰富软科学质量管理内涵,守好航天智库实践中的质量关,奋力谱写航天智库发展篇章。

在方寸间铸造航天创新保护丰碑

庞姐是十二院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研究所专利质检组的灵魂人物,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代理的不仅是文字,更是航天事业的创新与未来。”她带领团队构建起国防领域首个全流程专利质量监管体系,采用多级复核机制开展专利申请审核把关,在业务上形成专利申请通过率方面的突出优势。在她看来,每一份专利申请文件都承载着航天事业的智慧与希望,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次,在一项关键技术的核心专利申请文件终审前夕,所有人都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庞姐却在字里行间捕捉到一丝逻辑上的“不和谐”。她深知,这个细微的漏洞可能导致整个专利无法授权,使专利中披露的技术细节变成全世界的“免费午餐”。

“不能容许这样的风险存在。”她立即召集撰写人和质检团队,展开一场紧张的复盘,他们逐字推敲、与发明人深入沟通确认,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连续数日奋战,团队修补了逻辑漏洞,并进一步补充了方案描述和技术细节。最终,该专利申请不仅顺利取得授权,还荣获了中国专利奖金奖。

庞姐和她的团队用实际行动筑起了航天事业创新的知识产权防线,为科技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在求索中坚守系统测评匠心

在十二院信息安全研究所,马老师是众人眼中的一位质量守护者,她带领团队时刻绷紧质量红线、守住保密底线,为集团公司各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朝受命而夕饮冰,昼无为而夜难寐”,这是马老师工作的真实写照。她带领团队日夜兼程地参与国家保密标准制定修订,支撑国家保密科技体系建设;敏锐抓住各信息系统的风险点,对各涉密信息系统进行检测评估。

一次,在检测一项信息系统时,马老师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长期实践经验,发现了一个潜在技术隐患,于是立刻组织团队进行专题分析评估,审定整改措施,并现场跟踪整改过程。在她的精准指导下,团队确保了信息系统在后续执行重要任务中的稳定运行。

多年来,马老师带领团队完成了集团公司近百家成员单位上千次系统测评任务,保障集团公司网络安全稳定运行。她的匠心精神为集团公司各单位高质量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点滴间塑造高端智库品牌

在十二院系统工程与装备论证研究所,小董是智库业务的骨干成员,她始终秉承质量为先的服务理念,严谨细致地做好集团支撑服务工作。

“在服务集团公司发展上,我们不仅要有‘智库人’的专业性,更要有航天人的责任心。”这是小董常常对团队成员说的一句话。她将质量工作贯穿智库业务的全流程,从理论模型的研究到数据采集的清洗与校验、报告框架的设计打磨、研究结论的字斟句酌,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

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小董提出了“五要五不”的工作要求,并与团队成员分享心得体会。她带领团队精研系统工程理论,协同攻关集团公司的决策支持系统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展业务和管理决策建模。白天,她在单位高效完成设计、建设和调试,定期复盘组织问题闭环;晚上,在孩子入睡后,她继续潜心阅读资料,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融入系统建设中。

经过不懈努力,小董和她的团队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周期业务流程辅助决策支持产品,为集团公司产业的穿透式管控、精细化管理贡献智库力量,用点滴间的品质追求,塑造高端智库品牌形象。

在质量之路上,庞姐、马老师、小董等人以专业精神和不懈努力,共同守护着航天智库的发展命脉。她们的倾力付出,不仅是对高质量发展矢志不渝的执着追寻,更是顺应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深情召唤。

王超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