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各行各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在技术的新浪潮下,有这样一名新时代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前瞻视野,扎根技术研究与应用前沿,从理论创新到工程实践,有力支撑产品效能提升和数智转型。她就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战术部“巾帼建功标兵”孙晓。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证明航天巾帼既能以柔肩担重任,又可凭智慧铸辉煌。
孙晓刚刚参加工作时,智能技术在航天领域还是“新鲜事物”。在完成日常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余,她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研读最新文献、参加技术交流,深入研究前沿技术,反复探索算法可行性。
专业深耕必有回响,在一项目的论证与研制过程中,孙晓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储备,在方案论证中提出创新架构。随后作为中坚力量,与团队一起连续攻克多个技术难关,有力支撑了项目的立项和研制。
“当时很多人都对智能技术的应用持观望态度,但单位却一直以对新技术敏锐的判断,鼓励我结合专业特长进行研究和探索。”孙晓回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单位的这种尊重与信任令我能坚持积累和突破。”
持之以恒的积累和开放包容的氛围,让孙晓和团队在任务来临前就完成了关键积累。如今,作为智能方向的技术骨干,她主动承担了大模型等更加前沿的研究工作。面对新项目技术路线不确定、技术迭代快、成果要求高等挑战,她和团队没有退缩,边学边干。技术讨论到深夜是常事,甚至在凌晨睡前都要跟踪几篇新论文。
孙晓的工作热情感染了整个团队,越来越多的团队成员都把攻克技术难关当成乐趣,自发分享技术进展和研究心得,团队的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努力终会结出硕果。团队研发的工具平台极大提升了研究效率,这些创新不仅应用于本项目,更带动了单位整体科研效能提升。一次工具平台相关技术的交流会上,来自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感慨道:“没想到航天企业的工程师对前沿理论钻研得这么深,应用探索开展得这么快,这种学习劲头真令人敬佩。”
当被问及保持学习热情的秘诀时,孙晓回答:“战术部的核心价值观是‘善战善赢、惟精惟一’,我只是做了我们能做到的事。将个人的成长融入事业发展中,更服务于国家需求,我们都有很强的获得感,这就是航天事业的魅力所在。”
组织搭建成长平台,团队提供奋斗沃土,个人绽放智慧光芒——这“三重奏鸣”是中国航天薪火相传的基因密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孙晓和她的同事们正以“使命必达”的信念继续攀登,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航天产品深度融合,让创新智慧深度融入航天血脉,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