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对航天事业的梦想,翟逸丹在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加入了航天科技集团财务公司。少年时,钱学森、杨利伟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运载火箭、载人航天等一个个口口相传的故事伴随她成长;长大后,“嫦娥”奔月的遐想、“羲和”探日的追逐、“风云”视野里的万千气象、“北斗”组网绘就出的广袤大地,更是让她成为一名优秀航天人的无限动力。
作为集团公司“青马工程”第一期学员,翟逸丹持续提升党性修养,坚持守正创新。她深刻领会金融以服务实体为宗旨的含义,结合公司要求,深化存贷款利率定价改革,大幅下调贷款利率,对国家和集团公司重点领域精准滴灌。她积极参与从无到有建立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将资源调配问题的单点解决和事后管理优化为统筹管理和事前谋划,为提升集团公司整体资金使用效率、支撑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攻坚克难创新突破
赋能提升管理精细水平
刚入职时,翟逸丹担任财务公司银行间交易员及研究员,她配合部门先后完成同业存放、理财产品、信托资管等多元化金融产品的投资交易超900余笔,累计配置规模超过上千亿元,未出现一笔差错。其间,她完成投前报告40余篇、调研项目超百个,建立常态投后跟踪机制,完成投后跟踪报告超80篇,确保所投项目未发生风险。
2017年,国家提出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为构建与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相适应的一流司库型财务公司,财务公司提出建立以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在资源配置上向“价值型财务公司”转型,翟逸丹负责承担其中的关键工作。
面对这一项从无到有的全新工作,她和同事先后实地调研7家大中型银行和金融机构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借鉴先进成熟经验,同时编写4阶段建设实施方案,先后形成资产负债管理相关报告80余篇,作品入选财务公司协会行业发展报告优秀案例。
对于高质量发展下的资源优化配置,翟逸丹勇于创新,建立多个事前量化管理模型,包含以资本为核心约束、经营业绩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组合配置模型;精确计量4项成本的利率定价模型以及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等复杂综合性合规指标的预估模型,这些模型均已实际应用于日常管理中,用于科学指导资产负债配置。
通过上述工作,财务公司确立了“1+6×3”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将原有面临资源调配问题时的条线决策、单点解决和事后管理优化为公司集体决策、全局统筹管理和主动前瞻管理,推动实现安全合规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动态平衡下的高质量发展。
支撑航天事业发展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财务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围绕功能定位的改革举措和体系重构,也让翟逸丹对“聚焦主业、服务航天、规范经营、稳健发展”的公司经营宗旨有了更为具象化的理解。
“每为成员单位节省一分融资成本,或许就能多生产一枚精密零件,科研人员可能就多一次试验机会。”这是翟逸丹接手利率定价工作后最直接朴素的想法。
在财务公司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统筹谋划下,她结合公司要求,围绕降低融资成本,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通过“事前利率形成、事中利率审批、事后利率监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事前根据定价模型,科学有效支撑利率形成,建立矩阵化利率指导价体系;事中优化利率三级审批体系;事后加大利率监测力度,为做好金融服务提供基础。
两年来,财务公司共计调整存贷款指导价8次,保持存款利率较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有优势,大幅下调普通贷款指导价约1个百分点,降低成员单位整体融资成本;同时加大对创新研发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滴灌力度;实现商业航天超低息放款,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支持集团公司战略部署。翟逸丹深知,让“金融活水”流向集团最需要、最关键的地方,是从事财金工作的航天人必须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
加强团青基础工作
发挥团干引领带头作用
除本职工作外,翟逸丹还连续6年兼任财务公司团组织负责人,多次参与财务公司党委形势任务教育、“七一”党课宣讲等相关工作。
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青年精神素养提升等主题,她组织召开系列青年学习研讨座谈会。针对青年员工特点,她创造性地举办趣味团建和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集团公司科研生产一线参观学习活动,激励团员青年们传承航天精神、积极投身航天事业,立足岗位争作贡献。
她积极推进创新创效活动,实现公司多个青年活动“零”的突破。在她的悉心策划与组织下,知识竞赛、金句汇编、观看视频影片等学习教育活动以年轻人“听得进、看得懂、学得会”的方式有效开展。除此之外,她还积极参与北京冬奥会、社区疫情防控、敬老暖心等志愿服务。
梦为远,才可见光明;心为恒,方可得始终。在星辰大海的探索征途上,航天追梦人各展担当。作为一名“90后”航天财金青年,翟逸丹始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扎根岗位,用攻坚克难的实践支撑主业发展。在数字与报表的世界里,她用智慧、汗水和坚守,做好集团公司经济血脉的守护者,让青春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司轩)